白彦县
1947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邹县、滕县三县析置,治所在白彦(今山东平邑县南白彦镇)。以驻地白彦为名。1949年迁治东山亭村(今滕州市东山亭镇)。1953年撤销。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双山县析置,治今平邑县白彦镇,县以镇名。1949年迁东山亭村(今属枣庄市)。1950年麓水县并入。1953年撤销,分别并入峄县、滕县、邹县、平邑等县。
1947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邹县、滕县三县析置,治所在白彦(今山东平邑县南白彦镇)。以驻地白彦为名。1949年迁治东山亭村(今滕州市东山亭镇)。1953年撤销。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双山县析置,治今平邑县白彦镇,县以镇名。1949年迁东山亭村(今属枣庄市)。1950年麓水县并入。1953年撤销,分别并入峄县、滕县、邹县、平邑等县。
1940年2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莱阳县东北部析置,治莱阳县城内 (今山东莱阳市)。1950年3月撤销,并入莱阳县。旧县名。(1)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莱阳县东部析置。以位县东得名。治莱阳县城。1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汉书·曹参传》:高帝十二年(前195),“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即此。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
南宋嘉定十年 (1217) 析昆山县东境五乡地置,属平江府。治所即今 上海市嘉定区。元元贞元年 (1295) 升为州。明洪武二年 (1369)复降为县,改隶苏州府。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属太仓州
北周大象元年 (579) 置,属齐安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隋属永安郡。唐属黄州。南宋端平三年 (1236) 寄治青山矶 (今湖北武汉市青山区北)。元还旧治,后徙治于今黄陂县,属黄州路。明属黄州
西魏置,为武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古县名。西魏改东恒农郡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为武关郡治。隋初废入菊潭县。
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南口。《清一统志·延平府》 “茶坞墟” 条下: “南口市,在 (将乐) 县西南三十里永安铺。”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七淜“在府城西南。土人称陂堰为淜,凡七,皆前代所筑,潴水灌田,民皆赖之”。
西周邑,即今山西霍州市。《国语·周语上》:厉王暴虐,国人暴动,“乃流王于彘”。《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彘: “周厉王所奔。” 西汉改置彘县。古邑名。西周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因附近有彘水,故名。公元前
①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据 《汉书· 地理志》 注: “应劭曰: ‘在般水之阳。’”故名。东汉属齐国。西晋废。②南朝宋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盘阳。北齐废。隋开皇六
隋开皇初改涅阳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五十四里穰东镇。隋大业初属南阳郡。唐初属邓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穰县。古县名。隋开皇初改涅阳县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北。先后属邓州、南阳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