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相州

相州

北魏天兴四年 (401) 分冀州置,治所在邺县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东魏天平元年 (534) 移都于此,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 (577) 复改为相州。大象二年 (580) 移治安阳城 (今河南安阳市西南)。隋大业初改为魏郡,移治今安阳市。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相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邺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相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磁县、成安县以南,河南内黄县以西,汤阴县以北,林州市以东地。金明昌三年 (1192) 改为彰德府。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析冀州置,治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广宗以南,河南省林州、汤阴、清丰、范县以北,山东省武城、莘县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缩。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复为相州,大象二年(580年)移治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市南,隋移今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林州、内黄及濮阳市西南部地。北宋属河北西路。辖境减缩。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为彰德府。州境漳水有灌溉之利,东魏筑万金等渠,唐筑金凤等渠。唐、宋时纱、绢等织造业发达。


猜你喜欢

  • 思政观

    北魏平城宫观。在今山西大同市附近。《魏书·汝阴王传》 载: 汝阴王天赐卒,“高祖哭于思政观”。

  • 高镇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明置高镇巡司于此。万历末废。(1)镇名。在陕西省横山县东南部、小理河北岸。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沟,人口1120。清初以姓氏、地形得名高家沟,1946年

  • 青泥渡

    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青泥镇。明弘治 《抚州府志》 卷6临川县: “青泥渡东岸有义渡��。” 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东南青泥渡汛。

  • 婆黎国

    即婆利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 元徽元年 (473),“婆黎国遣使贡献”。

  • 崇因寺

    又名长安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重庆第二十六中后山。北宋熙宁初建。

  • 浚州

    北宋政和五年 (1115) 升通利军置,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金皇统八年 (1148)改为通州。天德三年 (1151) 复为浚州。元初省黎阳县入州,属大名路。明洪武三年 (1370) 降为浚

  • 赤里街

    秦成都太城之街。相当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南大街。《寰宇记》卷72成都县引杨雄《蜀本纪》云:“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今与长安同制。”东晋常璩《

  • 浔阳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江州置,治所在浔阳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德安二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江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置,治浔阳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

  • 怀里火秃河

    在今青海达日县西。《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思本曰: 自浑水东北流二百余里,与怀里火秃河合。怀里火秃河源自南山,水正北偏西流八百余里,与黄河合,又东北流一百余里,过郎麻哈地。”

  • 淮陵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紫阳乡附近。东汉属下邳国。西晋复属临淮郡,永嘉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嘉山县东北。属临淮郡。西晋永嘉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