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驿
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李密从杨玄感被执,“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
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高阳,“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
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高阳,“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逃”,即此。
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李密从杨玄感被执,“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
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高阳,“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
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高阳,“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逃”,即此。
在今福建漳浦县。《方舆纪要》 卷99漳浦县: 临漳驿在 “县治西北。马驿也。宋置。曰仙云驿。元曰临漳,明朝因之”。
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为南雄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图经》 云: 后避仁宗嫌,改名曰保昌。” 元为南雄路治。明为南雄府治。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废。十六年(1
即今甘肃古浪县治。《资治通鉴》: 唐长安元年 (701),涼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 “ (郭) 元振始于南境硖口置和戎城”。即此。即今甘肃省古浪县。唐时于此置和戎城。
①即黄鹤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宋书·戴颙传》: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 即此。②一名黄鹤山。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南齐书·州郡志》 郢州: “夏口城据黄鹄
亦作陂山。又作破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番山” 条: “《志》云,南海县治西南一里有破山,在阛阓中。高仅三四丈, 其阳有穗石洞, 旧传即五羊ȳ
1929年置,属宁夏省。治所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巴彦浩特镇) 西北锡林高勒苏木(紫泥湖村)。后废。1929年置,治紫泥湖(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苏木)。原属宁夏省。后裁撤。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新昌县置,属瑞州路。治所即今江西宜丰县。明洪武初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新昌县为州,治今江西省宜丰县。属瑞州路。辖今江西省宜丰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新昌县。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泉州路为府,属福建省。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安、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清辖境缩小,永春、德化二县割出,置永春直隶州; 澎湖
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十五里。五代晋开运二年 (945) 聊城县及博州迁治于此。相传为巢父隐居躬耕处。《清一统志·东昌府一》 谓巢陵城在聊城县东北十五里; 《方舆纪要》 卷34又谓巢陵城在聊城县西南十五里,
又名江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即古夏水通长江之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公安县北……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水左迆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又称江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为古夏水通长江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