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砚池

砚池

在今江苏常州市北门外林庄邹浩墓侧。《明一统志》 卷10常州府: 砚池 “在武进县邹浩墓侧,世传浩洗砚于此”。


猜你喜欢

  • 海安坝

    在今江苏海安县。《明史·常遇春传》:“从徐达克泰州,败 (张) 士诚援兵,督水军壁海安坝以遏之。” 《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海安坝 “在泰州东海安县北。有东、中、西三坝,限河水不南入运盐河,以资东北

  • 大沟镇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大沟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南有大沟。在广东省阳东县南部。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沟圩,人口2700。因镇区西南有条深长的大河沟,故名。明、

  • 鹿头栅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鹿头山。《新唐书·宪宗纪》: 元和元年 (806),“高崇文及刘辟战于鹿头栅,败之”。即此。

  • 卫藏

    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思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

  • 太山

    在今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东,奎山之西。《清一统志·徐州府一》:太山“视诸山为大。两峰峙立,中辟一径,为南北孔道”。

  • 可渡堡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临可渡河。《清一统志·曲靖府》:可渡堡“在宣威州北可渡桥,今设巡司于此。有关”。

  • 扶欢山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山“唐以之名县。今谓之寨山”。《清一统志·重庆府一》:扶欢山,“《旧志》:县有砦子山。明万历中,

  • 桶口铺

    明置,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桶口。

  • 石璜市

    即今浙江嵊县西石璜镇。据《王氏宗谱》载:元末王维承避战乱来此,命其地曰石王,取盘石相安之义。后演化为今名。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石璜市“在县西北四十里”。

  • 梯子山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黄平州: 梯子山在 “州西北五十里。山最高,中有一径至山之巅,屈曲陡峻,梯石为磴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