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碧鸡山

碧鸡山

①又名金马山。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四十里。同治 《越嶲厅全志》 卷2: 碧鸡山 “山形崖岸,高出群峰。旧有铜厂。以其夷地难开,而山不时放毫”。

②即今西山。在云南昆明市西南郊。唐代至清称碧鸡山。唐樊绰 《蛮书》 卷2: “碧鸡山在昆池西岸上,与拓东城隔水相对。从东来者冈头数十里已见此山。山势特秀,池水清澹。水中有碧鸡山,石山有洞庭树,年月久远,空有余本。” 《元混一方舆胜览》 中庆路: 碧鸡山 “山在城西,峰峦秀拔,为诸山长,俯瞰滇池,一碧万顷”。明正德 《云南志》 卷2: 碧鸡山 “相传昔有碧凤翔翥此山,后讹为碧鸡云”。元代以来俗称西山。明代亦称太华山。各峰又分别称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太平山等。现为西山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柳强镇

    即今四川冕宁县。唐樊绰 《云南志》 卷1: “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吐蕃谓之北谷。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古镇名。唐置,即今四川省冕宁县。天宝以前属嶲州。《蛮书》:“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吐蕃谓

  • 文官屯

    即今辽宁沈阳市北大东区文官街。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北有文官屯。南满铁路有文官屯站。

  • 广义县

    辽初置,为坤仪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镇古城。金废。古县名。契丹耶律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为仪坤州治。金废。

  • 二十家子

    ①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治。蒙古语“和林”意为“二十”,“格尔”意即“房屋”。②即今辽宁朝阳县东南九十里二十家子镇。清光绪重订道光《承德府志》卷7朝阳县之东南境: “二十家子在五十家子东二十里。”③即今

  • 青墩镇

    ①北宋置,属崇德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 卷91桐乡县:青墩镇,“古有青墩,唐置镇遏使于此,与湖州之乌镇止隔一水”。1949年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

  • 申浦镇

    亦名申港镇。即今江苏江阴市西申港镇。《清一统志·常州府二》:申浦寨“唐永泰中商民辏集,货物丰繁,名申浦市。宋置寨。今名申浦镇”。

  • 东昌县

    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又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北。属信都国。后废。

  • 石通洞

    在今湖北建始县西三里朝阳观下。宋黄庭坚游此洞,镌“涪翁”二字于石上,并留诗纪胜曰:“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在湖北省建始县城西朝阳观下。相传为古时五峰禅师修行

  • 竹王祠

    亦名竹三郎庙。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凤山镇。清陈鼎《黔游记》:“竹王祠在杨老驿,去清平县三十里。三月间香火极盛。相传汉时夜郎女澣于遯水,忽有巨竹三节上流浮下,中有儿啼声,剖得一男,育之。及长有材武,

  • 买沟

    一作置沟楼。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南岸会宁。《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即此。又称置沟溇。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右岸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