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不平等的中俄《勘分东界约》,具体勘界,立碑于珲春市东南距图们江口二十里处。沙皇俄国私挪界碑于中方一侧,距图们江口四十五里。光绪十二年(1886)重勘边界《珲春东界约》,中方
隋开皇九年(589)改宋寿郡置,为安州治。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十八年(598)改为钦江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北钦江西北岸。为宋寿郡治。梁为安州治。隋开皇十八年
①我国古都之一。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置长安县,七年(前200)定都于此。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惠帝时,其城周六十五里。亦名斗城。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
①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二经》:“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熊耳山在东,
在今安徽北部。《方舆纪要》 卷21五河县:沱河 “在县治西北一里。源出宿州东南之紫葶湖,历灵璧、虹县,流入境,又东流,入于淮”。在河南省东端和安徽省北部。《大明一统志》:“沱河在五河县治西北,通虹县(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水经·渭水注》:狗枷川水“东北流经风凉原西”。宋敏求《长安志》卷16蓝田县:风凉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门山,北入万年县界,《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有阜,名曰风凉原,亦雍
即二崤。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哭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杜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晒甲山 “相传李广守右北平,曾驻师于此”。
集镇名。即今山东青州市北东水渠。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益寿县治此。
即今广东鹤山市东南雅瑶镇。清道光 《鹤山县志》 卷1: “市集” 有雅瑶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