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汉书· 地理志》 注: 颜师古曰“音废”。东汉废。元于钦 《齐乘》 卷4: “祓城,音废。……俗曰肥城,废音之转也。” 《清一统志·莱州府一》: 废祓县,“ 《县志》: 亦谓之木马城”。
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属琅邪郡。东汉废。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汉书· 地理志》 注: 颜师古曰“音废”。东汉废。元于钦 《齐乘》 卷4: “祓城,音废。……俗曰肥城,废音之转也。” 《清一统志·莱州府一》: 废祓县,“ 《县志》: 亦谓之木马城”。
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属琅邪郡。东汉废。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四十二里沈灶镇。产盐。旧属东台县,1942年划归台北县(后改名大丰县)。
北宋庆历五年(1045)置,属秦州。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境。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浪子山。清置驿站。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33: 奉天南至朝鲜站道二百里 “至浪子山站”。即此。
明洪武初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八十里石大关乡。
亦作镐池、鄗池。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北丰镐村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 始皇三十六年 (前211),“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 ‘为吾遗滈池君’”。《集解》: “张晏曰
又作胡帖干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大古洞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吾纳苦百三十 (里) 忽帖罕、塔海万户。” 明改克脱亨站。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31新泰县“小汶河”条下:广平河“源出宫山,西南流二十里,入小汶河”。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重庆府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巴县 (今四川重庆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安县以东,武胜县以南,忠县以西,南川县以北地区。元末明玉珍入蜀据此为都,建号夏。明洪武四年 (1
①清置,属沁州。在今山西沁县西北二十七里,小漳河上游。②清置,属临潼县。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五十里交口镇,当漆沮水会清谷水入渭河之口。③清置,即今陕西延长县东北交口镇。《清一统志·延安府二》:交口镇“在
北宋置,属下蔡县。即今安徽利辛县东南三十六里阚疃。清嘉庆间置阚疃集巡司。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利辛县东南阚疃镇。北宋属下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