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寺镇
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竹篙镇,道通乐至县。清嘉庆《金堂县志》卷2:竹篙寺场“去城(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一百五十里”。
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竹篙镇,道通乐至县。清嘉庆《金堂县志》卷2:竹篙寺场“去城(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一百五十里”。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筠岭县治此。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翁黄河 “在翁黄山下 (按: 山在把平寨长官司北十五里)。……流入瓮城河”。
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二》: 统和四年 (986) 三月,“宋兵入涿州。……时上与皇太后驻兵驼罗口,诏趣东征兵马以为应援”。即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统和四年(986年
在今四川珙县东南曹营乡东。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珙县: 明堡 “在和乐乡四甲,乃通九姓司之要道”。
即今四川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145简州“风俗形胜” 引朱辂 《江月楼记》 曰: “赤、雁二水交注城下。” 《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雁水 “在州城东,即雒水之别名也”。
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安庆军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端平三年(1236)移治罗刹洲(今贵池市西六十里)。景定元年(1260)移治宜城(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北,枞阳、桐城、岳西
亦作吐屈真川。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柴集河 (沙珠玉河)。一说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东南流出之惠农河。《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屈真川有盐池。”即“吐屈真川”。
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之孤山镇。明《辽东志》卷3:叆阳堡有“大孤山墩”。即此。因山而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三十年(1904)日俄之战, 日军均由此登陆。
村名。在浙江省象山县城南部。属东陈乡。人口920。居姆岭东南,陈姓肇村,故名。产稻、棉花。公路通县城。
又名长洮铁路。原拟从长春至洮南(今洮安),后改为从长春至洮安(今白城市)。全长332.6公里。日伪于1934—1935年修筑。1946年拆除长春至前郭旗一段长148.5公里。自吉林省长春经大安至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