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团山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紫团山在 “县东南九十里。其山高耸,昔尝有紫气见山顶,团圆如盖,因名。产人参,名紫团参”。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紫团山在 “县东南九十里。其山高耸,昔尝有紫气见山顶,团圆如盖,因名。产人参,名紫团参”。
又名鸿上关。即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汉书·地理志》: 代郡有 “常山关”。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要隘。又称鸿上关。即今河北省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的倒马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
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十五里仰山排。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瑞金县东北有仰山排。
元改溶州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施溶州。
东晋建武元年(317)建。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四里西山东侧山腰。《名胜志》:“黄鲁直题牓,苏子瞻、张文潜皆有诗。”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主峰东侧山腰,以山而名。因其前有菩萨泉,亦名灵泉寺。据记载,东晋建武元年
亦作怀州镇、淮口镇。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民国 《金堂县志》 卷1: 怀口镇 “俗名淮州,清初设,距城八十里”。
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年间,护羌校尉傅育击烧当羌,“夜至建威南三兜谷,去虏数里,须旦击之,不设备。迷吾乃伏兵三百人,夜突育营”,杀之。
①又名清华镇。唐置,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开元间曾为婺源县治。天祐中婺源县徙治弦高镇 (今婺源县),此地为清化镇。②北宋置,属光泽县。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六十里。《元丰九域志》 卷9邵武军光泽县有清化
清雍正九年(1731)置,属辰州府。治所在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嘉庆元年(1796)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七年(1802)移治花园堡(今花垣县)。1913年改为永绥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闸口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1合浦县: 城东南有闸口墟。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黎塘镇。明设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安吉县北部。面积74.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城,人口 3600。曾为安吉州、安吉县治所。民国时曾名桃城镇,1958年为安城公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