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城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
①一名阜岩。即今安徽黟县南四十里岩山。《寰宇记》 卷104黟县: 复山 “在县城南三十六里。山甚孤峻,石壁四绝,亦谓之五硠砾。两边皆石坛,中央有沟才五六尺许,水甚悬峻。扪萝挽葛,时有至者。山翠激流,为
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孙权置,治所在彭泽县 (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孙权拜吕范为 “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寻废。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清 一统志·陕州》:雁翎关 “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又称雁领关。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十八盘岭“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折”。故名。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十八盘岭“为云中要路。高峻插天,不能直上,盘延曲折而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三灶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三灶镇在“邑西北十二里。向呼为周家庙,以先有庙而后成市也”。(1)在上海市南汇区中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灶,人口15
即大勐统。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街,为勐统乡驻地。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明万历六年(1578)置,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南长甸镇。《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奠堡“在宽佃南百里,其东北五十里为永奠堡”。
古盐难水。一名佟家江。即今辽、吉两省境鸭绿江支流浑江。高句丽始祖朱蒙居此。高句丽《好大王碑》: 邹牟王 “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丽数侵叛,督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双峡水“在(小龙番长官司)司治南。有二水导流会于司东,又南流而西折,入于都泥江”。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西北芝麻村。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