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山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9思恩县: 绀山 “在县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扞山。以扞蔽县后也。岩嶂层叠,日光少见,土人谓之暗岭”。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9思恩县: 绀山 “在县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扞山。以扞蔽县后也。岩嶂层叠,日光少见,土人谓之暗岭”。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兴古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属梁水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二十里。北宋时曾为临高县治。《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
一名藏云山。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二十五里,北接马鞍山市界之十里长山。《新唐书·地理志》 当涂县: “有神武山。”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元史·顺帝纪》:至元三年(1337),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营于杏冈”。即此。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续资治通鉴》:元至元三年(1337年)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东汉废。《续汉书 ·郡国志》 略阳县有 “街泉亭”。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属天水郡。东汉废。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古道径营“在县(治今明城镇)北,接高要县界”。
唐、五代方镇名。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寻改为河阳军节度使,治所在河阳县 (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元和九年 (814) 徙治汝州 (今河南汝州市),十三年 (818) 废。会昌三年(
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南。《清一统志·遵义府》 “牛角巷铺”条下:又有“关渡河铺”等,皆戍守处。
明成化四年(1468)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创建。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紫云山中。十八年(1482) 赐额。后又扩建。今存大殿和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门楼及观澜桥、墨香泉等胜景。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子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