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觉土司
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属沙骂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北则觉乡。后废。
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属沙骂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北则觉乡。后废。
一作潾山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为邻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说在今大竹县西南牌坊场。《寰宇记》卷138渠州:邻山县“以山名之”。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为邻州治。八年(
亦名驾鹤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南。《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紫霄观 “旧名普成。在普成县南一里,倚驾鹤山。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今有憩鹤亭”。《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跨鹤山 “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
1945年淮北革命根据地由永城县改名,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市。为纪念1944年牺牲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而命名。1946年复名永城县。旧县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河南省永城县改名;县城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二十里楼桑。《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 ‘吾必乘此羽葆盖车’”。《水经·巨马水注》:
南朝梁置,为桂平郡治。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道光 《桂平县志》 卷4: “县以桂名,桂其土产也。” 隋属郁林郡。唐为浔州治。北宋嘉祐间,移治今桂平县。元为浔州路治。明为浔州府治。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民国《开原县志》图:东南有下肥地。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开原县: “县属下肥地,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户数三百,人口一千九百。”
即今安徽淮南市大通街道办事处。淮南铁路在此有大八支线向西通八公山。
金大定七年(1167)改安喜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迁安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卢龙县。后复置,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古旧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
在今湖北应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7应城县“五龙港”条下:“县西南五十里之三台湖,湖中有三土台,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