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淮海府。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旋改称扬州府。后遂以维扬府作扬州府的别称。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淮海府。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旋改称扬州府。后遂以维扬府作扬州府的别称。
①北宋置,属汝阳县。在今河南汝南县境。②即今山东胶南市北之王台镇。西汉于此置柜县。民国属胶县,有县佐驻此。(1)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部、富屯溪西岸。面积22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台
贵州铜仁府的别称。因唐代曾置卢阳郡而得名。贵州铜仁府的别称。因唐代曾置卢阳郡而得名。
旧名新民埠。即今广东花都市驻地新华街。1955年花县迁治于此。1993年改设花都市。
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允州置,治所在新会县(今广东新会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新会县:冈州“以地有金冈以名州”。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贞观十三年(639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五里集兴町村附近。《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集兴疃池 “在县南五里。其水清湛不竭,……并注于壶流川”。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禺州置,治所峨石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陆川县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禺州置,治峨石县(今广西北流
即今贵州桐梓县东北芭蕉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桐梓县:芭蕉坝在“城东北二百五十里”。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和龙峪 (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 和龙 “地名和龙峪”,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0年移治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北七十里那龙镇。明置巡司于此。清雍正七年(1729)废。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西北那龙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湖南武冈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广福山“山峰峻拔,石洞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