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 (緜) 上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沁州。治所在今山西沁源县北六十里。《元和志》 卷13沁州: “以县西界有绵上地,因以为名。” 大业二年(606) 属西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属沁州。北宋属威胜军,庆历六年 (1046) 徙治大觉寺地 (今沁源县北五十五里棉上村)。金天会元年 (1128) 属沁州。蒙古至元三年 (1266) 废。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沁州。治所在今山西沁源县北六十里。《元和志》 卷13沁州: “以县西界有绵上地,因以为名。” 大业二年(606) 属西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属沁州。北宋属威胜军,庆历六年 (1046) 徙治大觉寺地 (今沁源县北五十五里棉上村)。金天会元年 (1128) 属沁州。蒙古至元三年 (1266) 废。
即今河北蔚县东北六十里吉家庄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蔚州:东路有吉家庄。
即青石关。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5青州府: 青石冈 “在颜神镇西南。两山壁立,连亘数里,南走淮徐之道也”。
一名后河。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卷12: “皖水西北自霍山县流经(怀宁) 县北二里,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皖水 “在府西。源出潜山,合于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五云山下。《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云栖寺“吴越建。宋治平二年改名栖真禅院。后废”。明隆庆五年(1571),掘地得碑,即古云栖寺。“云栖竹径”为杭州胜景之一。
即今吉林集安市东北黄柏乡。民国 《辑安县志》 卷1: “黄柏甸在城东五十五里,临鸭绿江,运输便利,商铺二十余户,极称兴盛。”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瑶人所居。《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有“大绢峒”。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五里。即西岳庙。俗称华阴庙。庙内古木千株,碑碣林立。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后旗: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盐地。”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三十里奔牛镇东南孟河,南接运河,北流六十里入江。《新唐书·地理志》 武进县: “西四十里有孟渎,引江水注通漕,溉田四千顷。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因故渠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孟河。唐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南雅口 “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耸,下临溪流,有闽越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