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网湖。《清一统志·武昌府一》:网湖“在兴国州东五十里。《州志》,良荐港北流二十里入门枋湖,又东北流四十里入网湖。南塘湖东流五十里入网湖。网湖汇诸流入长湖”。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系沉溺河谷水出流受阻积蓄而成。湖面海拔17米,原有面积80.9平方千米,经围垦后现有面积42.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5.4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入湖主要河流有富水,出流与长江沟通。盛产鱼类、芦苇、菱及野鸭,是阳新县重要水产品基地。可通航。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网湖。《清一统志·武昌府一》:网湖“在兴国州东五十里。《州志》,良荐港北流二十里入门枋湖,又东北流四十里入网湖。南塘湖东流五十里入网湖。网湖汇诸流入长湖”。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系沉溺河谷水出流受阻积蓄而成。湖面海拔17米,原有面积80.9平方千米,经围垦后现有面积42.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5.4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入湖主要河流有富水,出流与长江沟通。盛产鱼类、芦苇、菱及野鸭,是阳新县重要水产品基地。可通航。
又作勃突山。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巴尔达木哈喇山。《辽史·地理志》 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南)二百里。”《清一统志·巴林》:巴图山“在旗南三十里。蒙古名巴尔当”
①唐广明中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靖安县。五代杨吴乾贞二年 (928) 改为靖安场。南唐升元元年 (937) 升为靖安县。②本名龙安镇。又称静安镇、龙湾镇。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史· 高宗纪》: 南宋
又称石堡山。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元混一方舆胜览》曲靖路:分秦山在“曲靖东南,武侯与蛮会盟之地。分秦者,汉语会议也”。《清一统志·曲靖府》:分秦山,“《通志》即石堡山,四望平原,孤峰独立,藤萝挂壁,
在今湖南沅江市西三里。《明一统志》卷64常德府:刘公城“汉昭烈帝尝徇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因立城于此”。
清雍正八年 (1730) 于榆林卫地置,属陕西省。治所在榆林县 (今陕西榆林市)。辖境相当今陕西横山、佳县以北,长城以南地区。1913年废。清雍正八年(1730年)于明榆林卫地置,治榆林县(今陕西榆林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平阴县注引应劭曰:“在平城南,故曰平阴。”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河阴县。②隋大业二年(606)改榆山县置,属济北郡。治所即今山
亦作庙口镇。宋置,在今安徽黟县西。淳熙 《新安志》 卷5黟县 《镇场》: 厢口镇“在西北二十里。县今无西武,只有厢口镇在县内”。
又称紫山。即今青海中部偏南之巴颜喀喇山。《新唐书·吐蕃传》:“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
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扎松阿山“在(吉林)城东北三百里,高十四里,周五十五里”。阿勒楚喀河、费克图河源皆出于此。
元分六番招讨司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明洪武六年(1373)与六番招讨司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元置,治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属雅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与六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