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浮山

罗浮山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南罗浮。《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 “洪山” 条下: “又南十里曰罗浮山,相传此山浮海而来,泊船山下,可避北风。若南风,则石厓齿齿难近。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流劫罗浮,官军御却之。” 即此。

②在今湖南攸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罗浮山 “下与凤岭连麓,下有石窦出泉”。《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罗浮山 “有石窦出泉,涓涓不绝,东入攸水”。

③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隋书· 地理志》:南海郡增城县 “有罗浮山”。《元和志》 卷34循州博罗县: 罗浮山 “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 为东粤名山。 五代南汉刘建天华宫于山中。《方舆纪要》 卷103博罗县: 罗浮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与增城县接界。山绵延高广,峰岩洞壑之属,不可悉记,为岭南之望”。罗浮与丹霞、西樵、鼎湖齐名,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④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清一统志·高州府》:罗浮山 “在电白县 (治今电城镇) 西北一百里。为八府通衢,高百余丈,白石嶙峋。相传仙人牧羊所化”。

⑤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隋书· 地理志》:安京县有罗浮山。《元和志》 卷38钦州安京县:“罗浮山在县北十里。俗传似循州罗浮山,因名之。” 《舆地纪胜》 卷119钦州: 罗浮山 “在州西北六十五里。《旧经》 云: 山形若惠州罗浮,因以得名。《隋志》: 安京县北七十里有安京山,即今罗浮也”。


(1)古山名。在福建省霞浦县南罗浮。《读史方舆纪要》福宁州洪山:“又南十里曰罗浮山,相传此山浮海而来,泊船山下可避北风。若南风,则石厓齿齿难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贼流劫罗浮,官军御却之。”即此。(2)今山名。又称东樵山。在广东省中部、东江右侧。跨博罗、增城、龙门三县市。由罗山、浮山合称为罗浮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800米左右,由花岗岩构成。主峰飞云顶(1281 米),居“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为道教圣地,被称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东晋咸和年间葛洪曾在此山修道炼丹,始建庵舍。南朝梁武帝时,相继建五座佛寺。隋、唐、宋、元道教仍盛。今存冲虚观、酥醪观等道观及葛洪炼丹灶、葛洪洗药池。明为学者聚徒讲学场所。1945年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共广东临时省委等以此为活动基地。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葛沟站

    元置,在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四里葛沟镇。明置葛沟店巡司。清康熙十六年 (1677)裁。元置,即今山东省沂南县葛沟镇。明省,称葛沟店。

  • 万春山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清一统志·楚雄府》:万春山“在定远县东七十里。元李道源《真觉寺记》:山在黑井西里许,墙立屏峙。束龙江之水,踞虎岭之麓,为县最胜处”。

  • 甘宁关

    一名甘亭关。隋开皇初置,在今陕西汉中县西北褒城镇北。又称甘亭关。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

  • 浔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浔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平南二县地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浔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浔州置,治桂平县(今广

  • 园头村

    在今广东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移枫洋巡司治此。嘉靖末废。在今广东省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枫洋巡检司治此。

  • 绛水

    ①在今山西曲沃县南。《水经·浍水注》:“ (绛) 水出绛山东,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②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

  • 闽王王审知墓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南麓斗顶山。王审知 (862—925) 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闽,五代梁封为闽王。同光三年 (925) 卒,谥忠懿。其墓原在凤池山,后唐

  • 石槽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三十里石槽。《元史·文宗纪》:天历元年(1328),“上都兵入古北口,将士皆溃,其知枢密院事竹温台以兵掠石槽。……燕铁木耳遣撒敦倍道趋石槽,掩其不备击之”。《方舆纪要》卷11顺义县

  • 于已尼大水

    又名北海。即今俄罗斯境之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国传》:乌洛侯“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 渡船口汛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六十里汇湾河北岸。清有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