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山
即阳台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周书·裴宽传》:天和三年(568),宽为沔州刺史,“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俗讹曰羊蹄山”。
古山名。又称阳台山。在今湖北省汉川市南。《资治通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沔州刺史裴宽请迁城于羊蹄山以避水,即此。
即阳台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周书·裴宽传》:天和三年(568),宽为沔州刺史,“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俗讹曰羊蹄山”。
古山名。又称阳台山。在今湖北省汉川市南。《资治通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沔州刺史裴宽请迁城于羊蹄山以避水,即此。
又名聂延城。在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元时该地产珠。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北。《后汉书·陈俊传》: 光武初,陈俊 “封新处侯”。即此。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北。属中山国。东汉初废。
即今湖南长沙县东北麻林河西岸麻林乡。《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榔梨市” 条下: “麻林市在县东北八十里。”
即今甘肃酒泉市西南沙子坝村。《方舆纪要》卷63肃州卫:土儿坝“又西为沙子坝。正德中,土鲁番入寇,官军败绩于此”。
①北宋置,属天长县。即今安徽天长市北四十八里铜城镇。西汉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币,并筑土城。《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铜城镇 “在天长县西北四十五里。汉吴王濞有大铜山,即山铸钱,后因名镇”。②北宋置,
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口外之台州湾。因为此地旧为台州府(治今临海市)之出海口,故名。(台tāi)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海域、椒江口外。因地处旧台州府之出海口,故名。港湾优良。海湾呈喇叭状,北起白沙山,南
①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以在会稽山之北而得名。东汉永建四年(129)为会稽郡治。南朝陈与会稽县同为会稽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七年(624)复置,次年废。垂拱二年(686)复
北宋淳化二年 (991) 置,为硃砂监,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境。后废。北宋淳化二年(99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境。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汪清县嘎呀河以东地区。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属奴儿干都司。永乐后期,西迁至鸭绿江北,以后渐成建州一部。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茭塘。明洪武三年(1370) 置茭塘巡司于此,清移驻新造汛 (今番禺市东北新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