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山
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七十里,接新田县界。《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舂陵山 “五山相接,山势峭秀,舂陵水所出”。
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七十里,接新田县界。《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舂陵山 “五山相接,山势峭秀,舂陵水所出”。
北宋咸平四年(1001)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金大定中废。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县界。《明史·贵州土司传》:万历三十四年(1606),“贵州巡抚郭子章讨平贵州苗……其在水硍山介于铜仁、思石者,曰山苗,红苗之羽翼也。……子章乃命总兵陈璘、参政洪澄源率
明宣德七年(1432)改龙州置,属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置龙安府。明宣德七年(1432年)改龙州置,治今四川省平武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县和青川、北川二县部分地
1912年改东兰州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即今广西东兰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上游两岸。属河池市。面积 2435 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兰镇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十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30彭水县: 都头箐,“《县志》: 与酉阳、湖北接界。危峰耸峙,高与云齐。路达其顶,两旁崖溜涓滴,盛暑不干,行人彳彳其中,时虞倾跌”。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口。宋杨时讲学处,名黾山书院。元废为僧居,名东林庵。明万历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复为书院。天启年间党祸大兴,诏毁天下书院,东林实居其首,诛斥殆尽。崇祯初修复。清末改为东林学堂。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39嘉兴府: 苦竹山 “在平湖县东南二十九里。上有天妃宫”。
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清光绪 《黄梅县志》 卷5: “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 镇因塔而名。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后废。
即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向家坝镇。清有千总、额外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