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扎宗
即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扎宗。1960年并入丁青县。“色扎”,藏语意为黄孩。原为姓氏名。传说凤凰在该地生了一个黄色孩子,故名。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色扎村。1960年与丁青、尺牍二宗合并,改置丁青县。
即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扎宗。1960年并入丁青县。“色扎”,藏语意为黄孩。原为姓氏名。传说凤凰在该地生了一个黄色孩子,故名。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色扎村。1960年与丁青、尺牍二宗合并,改置丁青县。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方舆纪要》卷69太平县:三条岭“在县治北二里”。
西藏古代族部名。“发”,藏语“蕃”的异译;“羌”,汉代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迷唐羌由青海南迁。《后汉书·西羌传》 载:“其种落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敦
明洪武元年 (136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清康熙五年 (1666) 废。
在今贵州余庆县东南。《明史·地理志》余庆县:“东南有白泥河,下流合于思南河。”
北齐置,治所在石梁城(今江苏六合县西)。南朝陈废。北齐置,治瓦梁城(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南朝陈废。
唐置,在今新疆库尔勒市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
①唐置,属扬子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五代唐同光二年(924)杨吴改迎銮镇。②北宋置,属新化县。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八十里白溪镇。③北宋置,属江津县。即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白沙镇。光绪《江津县志》卷2:白沙镇“距
明洪武元年(1368)置,属文昌县。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长坡镇。
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于郑国渠之南开凿, 自谷口(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临潼县北),东至下邽(今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乡。民国《绥远通志稿》卷2:凉城县第二区驻天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