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陵城
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淮河南岸。《陈书·宣帝纪》: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十月,“丁未,齐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齐遣兵援苍陵,又破之”。即此。
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淮河南岸。《陈书·宣帝纪》: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十月,“丁未,齐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齐遣兵援苍陵,又破之”。即此。
即今吉林抚松县(抚松镇)。清宣统元年(1909)置抚松县于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抚松县“县治设于会房北双甸子”。
在今陕西子长县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 高柏山 “在安定县 (治今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北八十里,怀宁河出此。疑即 《汉志》 阳周县南之桥山也”。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
一作胡怜站。元置。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东格林河口忽林屯。明改为忽林站。
即今日本九州群岛一带。《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皆统属于女王国……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
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四十五里,北与赤城县相接。《方舆纪要》卷18:长安岭“本名枪竿岭,或曰桑干岭之讹也,永乐中改今名。嘉靖二十七年,敌由独石逾长安岭掠隆永,即此”。②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密州。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四年 (621) 废入密县。
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东南。《水经·㶟水注》: “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 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过孤竹西征,束马悬车,上卑耳之西极,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阳县东,而西北流入清夷水。
在今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分东、西二黄寺,二寺相连。清 《日下旧闻考》 卷107: “东黄寺,顺治八年奉敕就普静禅林兴建。”“西黄寺与东黄寺接连,雍正元年建”。《御制重修黄寺碑文》:“达赖喇嘛在国初导
清道光三年(1823)置,属宁波府。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里石浦镇。1912年与南田厅合置南田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析象山县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南石浦镇。属宁波府。宣统三年(1911年)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