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范公堤

范公堤

即捍海堰。北宋天圣间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场时筑,在今江苏省中部,大致北起大丰县西串场河,经东台市南至通州市 (金沙镇) 东南余西乡。后人称为 “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舆地纪胜》 卷41 引 《五朝言行录》: “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土田斥卤,不可稼穑。范文正公监西溪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朝廷从之。以文正为兴化令专掌役事,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民至今飨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方舆纪要》 卷23通州: 范公堤,“ 《志》 云,堤起自海门吕四场,迄于盐城之徐渎,绕三十盐场之西,去海远者百里,近者数十里。堤之外俱灶户煎盐之地,淡水出则盐课消,故堤以护之。堤以内俱系民户耕种之田,潮水入则田租损,故堤以防之。中间有泄水入海之路,白驹闸口及牛湾河、瓦龙冈,是也”。堤堰以东早已成为农田,阜宁至于东台一段已成为公路。


北宋天圣中,泰州知州张纶听从西溪(今江苏东台市)盐官范仲淹建议,重修捍海堰,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历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等县市,抵启东市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明、清两代堤外虽陆续涨出平陆百余里,此堤仍具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防御功用。近数十年堤东已垦为农田,遂将自阜宁县至东台市南一段堤身筑成公路。


猜你喜欢

  • 大桥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大桥山“在番禺县西北十八里。形如象鼻,下临大涧”。

  •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旧址

    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十里桥儿沟。原为天主教堂,是一座具有欧洲塔形尖顶的砖木结构建筑。1934年建。1937—1939年间,是中共中央党校校址。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此举行中国共产党

  • 来安军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来安路。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来安路。

  • 蒗荡渠

    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荥阳县: “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水经· 河水》: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故道自

  • 通肯河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

  • 飞狐关

    又名常山关、飞狐口、飞狐陉、蜚狐口。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水经·㶟水注》:“《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即此。

  • 硕龙镇

    亦作石陇墟。即今广西大新县西硕龙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下雷州图: 东南有石陇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部、黑水河上源归春河东北岸。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1.2万,壮族。镇人民政府驻硕龙街,

  • 虎把希站

    又作忽把希站。明初改元胡鲁八兴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口至库穆苏之间。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虎把希站”。后废。

  • 广宁中前千户所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治所在急水河堡(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所镇)。清初废。

  • 房村驿

    明置,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房村镇。《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房村驿 “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