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丘山
即慈丘山。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比水注》: 澳水 “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又南入于比水”。
即慈丘山。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比水注》: 澳水 “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又南入于比水”。
亦作邛崃山。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公岭。《汉书·地理志》 严道县:“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元和志》卷32荣经县:邛来山“在县西五十里。本名邛笮山,故笮人之界也。山岩峭峻, 出竹高节
又名陌底渡。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为黄河渡口。《三国志·魏书 ·杜畿传》: “ (卫)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遂诡道从郖津渡。” 即此。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北隅。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母吴夫人舍宅为寺,名通玄寺。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后毁。五代周显德年间就其遗址建为报恩寺。因位于城北,今又名北寺。寺内有塔,始建于南朝梁时,初为十一层,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属永宁州。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二顶营司。清以后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顶营。属永宁州。清属安顺府。后废。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庙川乡。《方舆纪要》卷79上津县: 庙川堡 “在县西北百二十里,路达商、洛。山深径僻,盗贼出没处也。嘉靖八年置有官兵戍守”。明嘉靖八年(1529年)置,在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有公路通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国西南杭爱山。《新唐书·回鹘传上》:骨力裴“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天子以为奉义王,南居突厥故地,徙牙乌德鞬山、昆河之间”。又同书《地理志下》:“回鹘衙帐,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即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偏山。清有外委千总驻防。
元代对今西藏译名。乌思即前藏,藏即后藏,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三部。《元史·百官志三》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初置,属八番罗甸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寻废。
明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 东北伊斯克里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野马儿站”。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