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川国
即甾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分临淄郡东部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县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封域较大,北濒勃海,南至今临朐县。景帝三年 (前154) 因参加七国叛乱,贤被诛,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封域缩小,至元延中,仅辖今山东青州市东北部及昌乐县、寿光市西部地。东汉建武十三年 (37) 并入北海国。
即“甾川国”。
即甾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分临淄郡东部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县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封域较大,北濒勃海,南至今临朐县。景帝三年 (前154) 因参加七国叛乱,贤被诛,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封域缩小,至元延中,仅辖今山东青州市东北部及昌乐县、寿光市西部地。东汉建武十三年 (37) 并入北海国。
即“甾川国”。
即今广东梅县西之南口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南口堡在 “城西南三十里。有南口墟,往来大道”。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费州置,治所在涪川县 (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置,治涪川县(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
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老雅山在“县南五十里。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余里。险峻幽深,人不可近。俗名老鸦山”。《宋元通鉴》:南宋咸淳八年(1272),元翟招讨将军“由老雅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9竹溪县: 峒崎山在 “县东北六十里。上有砦,为设险处”。
又作该朱城、讲朱城。西夏置,属卓啰和南军司。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即“该朱城”。
清改平虏堡置,属承德县。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平罗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川盛堡”条下:“又平洛堡,在县北四十里。”
又译斡亦剌,蒙古系部族。居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色楞格河北至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河一带。元太祖时,其部长忽都合归降立功,遂以外剌部众置四个千户,均授与忽都合世袭统辖,并以次女及长子术赤之女下嫁其二子。
又名野林庄。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四里野林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景州图: 南有野里庄。
一作哩乌。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南柳梧。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柳吾谿。“柳吾”,藏语意为山岩角、小山咀。1960年并入堆龙德庆县。
唐改安定州都督府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 (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唐初以党项部落置,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治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