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泉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菩萨泉 “在武昌西山嵌窦中。东坡有铭”。明曹学佺 《名胜志》: “西山即樊山也。有泉曰菩萨水。晋时书 ‘滴滴泉’ 三字刻于崖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菩萨泉 “在武昌西山嵌窦中。东坡有铭”。明曹学佺 《名胜志》: “西山即樊山也。有泉曰菩萨水。晋时书 ‘滴滴泉’ 三字刻于崖顶。”
①东晋太元年间降汝南侨郡置,属江夏郡。治所在涂口(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隋平陈并入寻阳县。③南朝梁置,为定州弋阳郡治。治所在蒙笼城(今湖北麻城
在今陕西彬县北。《方舆纪要》卷54邠州:永定堡,“《志》云:唐太宗讨薛举时筑”。
清雍正五年 (1727) 析平罗县置,属宁夏府。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乾隆三年(1738) 废。古县名。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姚伏镇东。属宁夏府。乾隆四年(1739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六年(391),苻登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胡三省注:“曲牢在杜县东北。”确址未详,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东晋太元十六年(391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滁口乡。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资兴市南部。面积164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葫芦顶,人口2830。因位于滁水出口处,故名。1956年设滁口乡。1958年属先进公社,1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长干桥东南。始建于三国吴赤乌间,名长干寺。南朝梁为阿育王寺。宋为天禧寺。元为慈恩旌忠寺。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赐额“大报恩寺”。该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现仅存部分殿基和寺
①一名黑水岭。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六十五里,与沁水县交界处。《隋书·地理志》:绛郡翼城县有“乌岭山”。《旧唐书·石雄传》:唐会昌三年(843),“雄受代之翌日,越乌岭,破赋五寨,斩获千计”。皆此。②一称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以邛都国地置,治所在邛都县 (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五里)。《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有嶲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因名。《后汉书·西南夷传》 注: “言其越嶲水以置郡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登高山巅。《清一统志· 漳州府》: 临漳台 “在龙溪县登高山巅。据溪山最胜处。又半漳台,在登高山半。宋郭祥正诗: ‘危簷飞赤压层丘,见尽临漳一半州’。宋朱子守漳时,于此地讲学,郡守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麓。初名碧云庵,元耶律楚材之后裔阿利吉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 太监于经拓为寺,俗称于公寺。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增建罗汉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后建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