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前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永乐元年 (1403) 徙治香河县 (今河北香河县),属大宁都司。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永乐元年(1403年)移治香河县(今属河北)。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永乐元年 (1403) 徙治香河县 (今河北香河县),属大宁都司。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永乐元年(1403年)移治香河县(今属河北)。后废。
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东宕渠郡置,属合州。治所在石镜县 (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市县地。北周改为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东宕渠郡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
元至正十五年(1355)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勐卯(今云南瑞丽市西郊)。领原麓川、平缅、镇西、茫施、南甸、柔远、镇康、孟定、木连诸路及威远州、远干州、者乐甸等金齿地,辖境约当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安渡滩东北方。实为一断续的环礁,东西长约34公里,包括二角礁、浪口礁和线头礁等。中国渔民向称深筐,意为礁湖水很深。1935年公布名称为调查礁。1947年改名榆亚暗沙。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经·浍水注》:“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西径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
金置,属三原县。即今陕西三原县治。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三原县治此。(1)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桥,人口300。明代成圩。原名干桥市,因圩北
在今福建泉州市。《方舆纪要》 卷99晋安县: 晋安驿在 “府治西肃清门内。元曰清源站。明朝洪武九年改置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
在今四川犍为县北石溪镇南。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板溪在“县北三十里。溪山出石炭,灶民取以煮盐”。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新垒头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西北有新垒头。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亮岩镇。《明史·贵州土司传》:“赤水有城郭可凭而守,宜结营进逼。四十里为白岩,六十里为层台,又六十里为毕节。”在福建省闽清县城西南50千米处。以巉岩峭拔、色白如玉著称。山上有白岩古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