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峪堡
明宣德五年 (1430) 筑,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三十五里葛峪堡乡。《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葛峪堡,“四山壁立,路径崎岖,中路参将驻此。分边东起赤城,西尽张家口,沿长一百三十 一里。辖龙门卫一、堡十,盖镇城北面之藩篱也。葛峪所辖墩台,以预筑、镇边诸处为最冲”。
明宣德五年 (1430) 筑,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三十五里葛峪堡乡。《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葛峪堡,“四山壁立,路径崎岖,中路参将驻此。分边东起赤城,西尽张家口,沿长一百三十 一里。辖龙门卫一、堡十,盖镇城北面之藩篱也。葛峪所辖墩台,以预筑、镇边诸处为最冲”。
唐置,属檀州。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北十五里三岔口。《新唐书·地理志》:檀州“有叉城”。即此。
即今新疆沙雅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库车:沙雅尔“城周二里许,高一丈四尺,南北二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沙雅县于此。
①春秋齐地。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春秋》:定公十年(前500),“公会齐侯于夹谷”。即此。②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夹谷峪(李条庄南)。《春秋》:定公十年(前500),“夏,公会齐侯于夹谷”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蓝渡乡。清康熙 《休宁县志》 卷1: 蓝渡街 “西十三里。长一里”。
又称大灵谷寺。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灵谷寺“在外城内,钟山之阳。《金陵记》:蒋山寺旧在山南,本名道林寺,梁曰开善寺,宋曰太平兴国寺,后为蒋山寺。明因孝陵奠焉,乃移于
元初改巩昌府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漳县、通渭、武山,甘谷等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复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府置,治陇西县(今属甘肃)。为巩昌都总帅府治。辖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昌宁县西部枯柯坝子。元代属镇康路,后属顺宁府。
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南津关”条下:“白虎关在州东北六十里。”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二十四溪在“县西四十里。汇山溪之水东出,有石山夹岸错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
①即今香港九龙半岛北大埔镇。清于此设大埔头汛,有把总驻守。②亦作大铺墟。即今广西柳城县治大埔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柳城县西北路“由大铺墟……龙袍堂至罗城县界九十里”。1950年柳城县移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