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芦县
①西魏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元和志》 卷39盘堤县: “魏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茄芦戍,后于此置县。” 北周省入盘堤县。
②金正大三年 (1226) 置,为葭州治。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蒙古至元六年 (1269) 省入葭州。
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属梁州。北周废。
①西魏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元和志》 卷39盘堤县: “魏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茄芦戍,后于此置县。” 北周省入盘堤县。
②金正大三年 (1226) 置,为葭州治。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蒙古至元六年 (1269) 省入葭州。
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属梁州。北周废。
即般阳路。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
即今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真如镇。《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月浦镇” 条: “真如镇,以佛寺名。”在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10.1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大街。以真如寺得名。《读
即芦苞墟。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三水县: 胥江巡司 “在县北五十里”。
清置,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南十五里邓井关镇。自流井、贡井盐舟出关,在此查验,为富顺水陆通衢,濒溪市聚之冠。《清一统志·叙州府二》:邓井关“在富顺县南十五里。本朝乾隆二十三年设县丞驻此”。
清末由竹节族分出,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百户驻歇武寺(今青海称多县东南歇武)。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南。后废。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林边乡南约四里林利村。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放索社 “离府治三百三十里”。 清设放汛。
①唐贞观八年 (634) 析龙标县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四十里卧龙岩。《元和志》 卷30郎溪县: “在郎溪之侧,因为名。” 天授二年 (691)属沅州,开元十三年 (725) 属巫州。大历五年(7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北三十余里。《清一统志·金华府一》:金履祥墓“在兰溪县西北仁山后”。元金履祥(1232—1303)晚年讲学于仁山之下,学者称仁山先生。②在今广东中山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
①西汉景帝五年 (前152) 改常山郡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以南,曲阳、正定、藁城、赵县以西,内丘以北地区。元鼎三年 (前114) 复为常山郡。东汉永平十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