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州

蒲州

①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泰州置,治所在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元和志》 卷12河中府蒲州: “因蒲坂为名。” 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万荣、临猗、芮城等市县地。隋改治所蒲坂县为河东县,大业三年 (607) 改为河东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桑泉县 (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四十里临晋镇),三年 (620) 移治河东县 (今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开元八年 (720) 升河中府,同年仍改蒲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河东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蒲州,乾元三年 (760) 又升河中府。金天会六年 (1128) 改为蒲州,天德元年 (1149) 复为河中府。明洪武二年 (1369) 复置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 升蒲州府。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高阳县 (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大业初废。

③金兴定五年 (1221) 升蒲县置,治所即今山西蒲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蒲县、大宁县地。元初废。

④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南潇水之滨。柳宗元在永州为官时游此,写有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诗。清康熙 《永州府志》 卷7 山川志: “香零山,在城东。柳子厚常登蒲州石矶以望之。”


(1)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以泰州改置,治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河东郡,义宁元年(617年)复为蒲州。治桑泉县(今临猗县西南临晋镇)。唐武德三年(620年)移治河东县(今蒲州镇)。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永济、河津、临猗、闻喜、万荣等市县及运城市西南部地区。开元元年(713年)曾升为河中府,旋仍为蒲州。乾元三年(760年)又升为河中府。属河东道。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为蒲州。属河东南路。天德元年(1149年)复为河中府。以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蒲州,省州治河东县入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济、河津、临猗、万荣等市县及芮城县西部地区。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六年升为蒲州府。为晋、陕间交通咽喉,历为军事重地。(2)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蒲县置,治今山西省蒲县。辖境相当今蒲县、大宁二县地。属河南东路地。蒙古复为县。


猜你喜欢

  • 苏州驿

    ①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苏州巡司。②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方舆纪要》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苏州驿在“卫治东”。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 得胜口

    亦作香胜口。即今河北廊坊市东南七十六里得胜口乡。清乾隆 《东安县志》 卷2村庄: 西南路“得胜口离城四十五里”。在山西省大同市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长城要口之一。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筑得胜堡,

  • 佛林河

    又作法林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入日本海之苏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6:“法林河,三源俱出松林。其北大山即勒富忒勒库山,为新开湖上源也。此水南流,又合西一水,共三百里许入海。”

  • 黄田岭

    在今福建永安市南。《方舆纪要》 卷97永安县: 黄田岭在 “县南六十里,接漳州府龙岩县界”。

  • 阿坝

    明、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的地方”。清嘉庆《四川通志》卷90雍正元年(1723)四川提督岳钟琪等“由黄胜关出口剿抚十二部落,招安阿坝、郎(隋

  • 麦地龙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麦地龙乡。清置麦地龙土百户。

  • 苏孤戍城

    在今山西岢岚县东。《清一统志·太原府一》:苏孤戍城“在岢岚州东三十里。相传北齐所筑。其东北隅没于水,仅存三面。今名三角村”。

  • 徇忠县

    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改北平县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旧唐书·地理志》: “契丹攻之不下,乃改为徇忠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北平县。古县名。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

  • 阳安郡

    ①东汉建安三年(198)析汝南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朗陵县(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寻废。东魏复置,治所在阳安城(今确山县东北古城北)。北齐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简州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

  • 大唐汛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四出打击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