蔇
又作暨。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春秋》: 庄公九年 (前685),“公及齐大夫盟于蔇”。杜注: “蔇,鲁地。琅邪缯县北有蔇亭。” 《公羊传》作 “暨”。
古邑名。又作暨。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春秋》庄公九年(前685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即此。
又作暨。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春秋》: 庄公九年 (前685),“公及齐大夫盟于蔇”。杜注: “蔇,鲁地。琅邪缯县北有蔇亭。” 《公羊传》作 “暨”。
古邑名。又作暨。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春秋》庄公九年(前685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即此。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即今贵州普定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普定县。1913年移普定县治此。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普定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 (原宁都)、宜黄、广昌三县析置,驻麻田 (今江西宁都县北麻田)。后迁东山坝小源 (今江西宁都县北小源)。1934年1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博
在今江西星子县南三十里,地当鄱阳湖之滨。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渚溪,又称渚矶。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南鄱阳湖西岸。明时置巡检司于此。
郑成功治台时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新化里“离府治一十二里” (高拱乾 《台湾府志》 作 “离府治四十里”)。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部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芒布城(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地。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县治。《明史·地理志》 乳源县: “本治虞塘,洪武元年迁于洲头津。”在今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驻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移乳源县治此。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40乐平县: “鸣水出县西陡泉岭,亦名陡泉水,流经县南三十里,与石马水合流,东北入于沾水。”②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高安县: 鸣水在 “府西
在今陕西高陵县境。《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慕容冲将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前秦苻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即此。确址未详。疑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境。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前秦苻宏败慕容冲部将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宋 《景定建康志》卷17: 烈山 “近烈洲,临江中流,改曰烈山。其山四面峭绝,下瞰大江,风涛汹涌,商旅常泊舟依山以避风”。《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烈山” 条引 《旧志》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