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尔喀河
唐名忽汗河,金名活罗海川,元名胡里改江,明又名忽儿海河、呼尔海河。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之牡丹江,为松花江支流。《东三省舆地图说》: 清初 “称虎尔喀,又作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今称牡丹江,皆音之转也”。
古水名。唐又作忽汗河,金亦作活罗海川,元又名胡里改江、忽儿海河,明作呼尔海河,清作瑚尔哈河、虎尔喀、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
唐名忽汗河,金名活罗海川,元名胡里改江,明又名忽儿海河、呼尔海河。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之牡丹江,为松花江支流。《东三省舆地图说》: 清初 “称虎尔喀,又作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今称牡丹江,皆音之转也”。
古水名。唐又作忽汗河,金亦作活罗海川,元又名胡里改江、忽儿海河,明作呼尔海河,清作瑚尔哈河、虎尔喀、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
即挍城。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8青州引 《十三州志》 云: “朱虚东十三里有校亭县。” 《方舆纪要》 卷35亦作 “校城”。
①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棠阴镇 “在鄱阳县西七十五里立德乡。其地当鄱阳县下驿津。明置巡司,本朝雍正四年裁”。②即今江西宜黄县东南二十里棠阴镇。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 置巡
①辽置,为严州治。治所在觉华岛(今辽宁兴城市东南菊花岛)上。金属兴中府。元废。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即今辽宁兴城市。取辽兴城县为名。1986年改设兴城市。古旧县名。辽移兴州之民筑城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八年(1529)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治田州府原府城(治今广西田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田东、巴马等县地。八年废。
即今广西荔浦县东北三十里马岭镇。清有把总驻守。
一作曲先、苦先。即今新疆库车县。《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苦叉。
一名槐水。在今河北赞皇、元氏、高邑、赵县、宁晋县境。上源曰槐河,下游曰沙河。下游历代屡有变化,唐代流径赵县南东入洨河,五代又改径高邑东南、柏乡北五里,东注入洨河。今除上源外,早已淤塞。《资治通鉴》:
在今江西庐山南。《水经·庐江水注》:“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接连,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
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五里邯邰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东南有邯台集。
即今台湾嘉义县西朴子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后,黄茂和领导的抗日义军,曾在此活动。又作朴仔脚。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朴子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黄茂和领导的抗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