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廊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西部,与芜湖县交界处。《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行廊山“在宣城西南五十里。其南面二峰对峙,环抱若行廊然,故名。山有巨人迹、白云池、梁高僧杯渡道场。今为法云院”。《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行廊山“在府城西五十里。南有二峰对峙,环抱若行廊然。上有盘石巨人迹,相传梁杯渡师之遗迹”。
在今安徽宣州市西部,与芜湖县交界处。《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行廊山“在宣城西南五十里。其南面二峰对峙,环抱若行廊然,故名。山有巨人迹、白云池、梁高僧杯渡道场。今为法云院”。《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行廊山“在府城西五十里。南有二峰对峙,环抱若行廊然。上有盘石巨人迹,相传梁杯渡师之遗迹”。
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长乐西路陕西省火电公司东南角。《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 十月,赴援襄城的泾原军路过京师,兵变,德宗 “又命中使宣慰,贼已至通化门
①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慕化县 (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北周属申州。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三县。唐改为唐州。天宝元年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威州。治所即今四川理县。清乾隆十七年(1752)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归流,改置杂谷厅,二十五年改为直隶厅。
即今甘肃武山县西山丹河。《水经·渭水注》: 武城川水 “津源所导,出鹿部西山,两源合注,东北流径鹿部南,亦谓之鹿部水。……东北注渭水”。
即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北魏太和十五年 (491) 乡县及乡郡徙治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后时改为武乡县。1947年徙今武乡县。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西城村,西近三水县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西城市”。
在今河北威县西北八里。《晋书·石勒载记》: “其将孔苌寇定陵,害兖州刺史田徽。” 即此。《方舆纪要》 卷15威县: 定陵墅 “在县西北。陵周三百二十步,高六丈余。上有汉广宗王庙”。
契丹会同元年(938)置,治所在临潢府(治临潢县,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小部分及蒙古国地。金初改为上京路。天眷元年(1138)改名北京路。辽五京道之一。契丹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驻地新浦区。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自开为商埠。在浙江省慈溪市北部沿海。面积60.9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浦沿,人口1.4万。清咸丰年间为接通老浦(破山浦)开掘新
即今新疆旧时的别称,指祖国西部疆土。清末钟镛(广生)著《西疆备乘》亦称《新疆志稿》。旧时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别称。因地处国境西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