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定州》:水窦岩“石骨清峭,拔地涌出,山雨骤至,则飞泉奔泻两崖间,汇而为潭。岩际有漱玉亭。金章帝尝游此。山坡石上勒宋苏轼书‘浮休’二字,元卢挚因名曰坡山峡”。
1935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51年撤销,1956年复置。改为巴马瑶族自治县。旧县名。1934年析百色、凤山、恩隆三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1953年撤
即学射山。今四川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梁书· 邓元起传》: 天监年间,攻益州,“众进屯西平。(刘) 季连始婴城自守。(齐) 晚盛又破元起将鲁方达于斛石,士卒死者千余人”。即此。
①五代方镇名。后周改威胜军置,治所在邓州 (今河南邓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吴越置,治所在婺州 (今浙江金华市)。北宋废。③蒙古至元四年 (1267) 于女菁平置,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
清光绪八年(1882)升吉林厅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辖今吉林省吉林、长春、四平、白山、永吉、伊通、蛟河、敦化等市县地。后辖境缩小。1913年降为县。清光绪七年(1881年)
在今安徽霍山县南。《清一统志·六安州》: 濛潼湾镇“在霍山县南三十里。相近有管家渡镇”。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7修仁县: 黄峒山 “在县南二十里。山深险”。
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
春秋时齐犁邑。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又哀公二十三年 (前472),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即此。即“犁(1)”。
即今江苏灌南县西北张店镇。明置惠泽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