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祗墓
为晋墓。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周公庙北墙外。1936年夏被盗掘发现,出土石质墓志一块和金质女头饰数件,铜质镶玉腰带一根。1979年又一次进行了发掘。裴祗在 《晋书》 中无传,据墓志称: “晋故大司农关中侯裴祗,字季赞,河东闻喜人也,春秋六十有七,元康三年七月四日癸卯薨。” 字体苍劲规整,上承汉隶,下开魏碑之先河,是晋碑中的精品。
为晋墓。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周公庙北墙外。1936年夏被盗掘发现,出土石质墓志一块和金质女头饰数件,铜质镶玉腰带一根。1979年又一次进行了发掘。裴祗在 《晋书》 中无传,据墓志称: “晋故大司农关中侯裴祗,字季赞,河东闻喜人也,春秋六十有七,元康三年七月四日癸卯薨。” 字体苍劲规整,上承汉隶,下开魏碑之先河,是晋碑中的精品。
又作莽阿臣。原为明满泾站。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北侧注入黑龙江处。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有 “莽阿臣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
即今江苏张家港市。《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杨舍镇在“县东五十五里。旧有杨家港,宋乾道六年,命两浙运副刘敏士等,于杨家港东,开河置牐,通行盐船,仍拨官兵守卫,并不时挑浚。自是商旅聚集,谓之杨舍镇
唐置,属太和县。在今江西泰和县东门外。唐置,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东门外。属太和县。
①即今河北顺平县西南八里尧城村。《水经·滱水注》:“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即此。②即今安徽东至县。《元和志》卷28至德县:“尧城在县南四里。舜城在城北二十里。旧传两帝南巡至此。”今东至县城称尧渡镇
即今福建东山县治西埔镇。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西埔圩。1953年东山县迁治于此。据1981年版《东山县地名录》:原来的西埔就是现在的顶西村,因建村于庙山西面一块荒埔上,取名西埔。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天露山“在县东南。源出天露山,流至城东门合卢溪水”。
一作咯罗川。即今甘肃中部黄河支流庄浪河。古水名。又作咯罗川。即今甘肃省境内黄河支流庄浪河。
又名盐溪。即今四川忠县东北之干井河。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巴志》: 临江县有临 (盐)溪,盛产盐。《水经·江水注》: “自县 (临江县) 北入盐井溪。有盐井营户,溪水沿注江。” 干井河流出金华山溶洞
①又名双溪。在今江苏无锡市北五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双河“自运河分流曰双河口,分为二派,一东南流,合于梁溪;一西北经河浒钱桥,达直湖港,入武进界”。②今安徽太湖县东之黑河。《方舆纪要》卷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侍阳。东汉末移治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北魏属永安郡,移治今阳曲镇南。隋开皇六年(586)改阳直县,十六年(596)改为汾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复改为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