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道
1913年由海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约当今青海门源、大通、湟源、贵德、贵南以东,贵南、同仁以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海东道改名,治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属甘肃省。辖西宁、大通、碾伯、循化、贵德、巴戎、湟源等县。辖区约相当今青海省东北部门源、大通、湟源、贵德、贵南、同德等县以东,西倾山、大夏河以北地区(临夏、夏河两市县除外)。1926年废。
1913年由海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约当今青海门源、大通、湟源、贵德、贵南以东,贵南、同仁以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海东道改名,治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属甘肃省。辖西宁、大通、碾伯、循化、贵德、巴戎、湟源等县。辖区约相当今青海省东北部门源、大通、湟源、贵德、贵南、同德等县以东,西倾山、大夏河以北地区(临夏、夏河两市县除外)。1926年废。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旧属衡山县。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揭东县治曲溪镇。旧属揭阳县,1991年于此置揭东县。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丰满区南乡裕民村。北起龙潭山麓,南抵炮手口子 一带,西自松花江边,东至裕民村沟里,是我国汉魏时期最大的墓葬群。有墓二千多座,1982年发现,1985—1995年共发掘二百多座。墓葬
即今山东商河县北殷巷镇。清道光 《商河县志》 卷2: 殷家巷在 “城北二十里”。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
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属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北二十里开边乡。金属彭阳县。元废。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
在今福建大田县北双髻山上。《清一统志·永春州》:四海寨“在大田县后双髻山。平广可容数百人,四围壁立,一径旋绕而上”。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 陆丰县图表: “屈西北过田尾汛、奇石港口,暗沙礁石甚多,最为险阻。”
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苏仙石乡。《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大苏山在“县东四十里。下有苏仙市”。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