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明一统志》卷57瑞州府:西岭“在新昌县东北六十里。望东山兀起蹲伏若拜舞状,又名拜龙山”。
②在今陕西佳县西。《方舆纪要》卷57葭州:西岭“在州西五里葭州河旁。山势逶迤,宋将韩义败夏人于葭芦西岭。即此”。
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中部偏西。西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420。因处县城西部群山重岭之间,故名。产稻、甘蔗、木材、柑橙等。有农具、酿酒、木材加工、松香等厂。为农贸集市,以香菇、笋干、柿子、“沙田柚”为大宗。公路通县城。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明一统志》卷57瑞州府:西岭“在新昌县东北六十里。望东山兀起蹲伏若拜舞状,又名拜龙山”。
②在今陕西佳县西。《方舆纪要》卷57葭州:西岭“在州西五里葭州河旁。山势逶迤,宋将韩义败夏人于葭芦西岭。即此”。
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中部偏西。西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420。因处县城西部群山重岭之间,故名。产稻、甘蔗、木材、柑橙等。有农具、酿酒、木材加工、松香等厂。为农贸集市,以香菇、笋干、柿子、“沙田柚”为大宗。公路通县城。
即今新疆中部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 铁勒人 “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方舆纪要》 卷65吐鲁番: 贪汗山 “在土鲁番西北百余里。夏有积雪。山之北,旧为铁勒界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上源龙凤河。《明一统志》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哨溪“在司治西南。发源白岁山涧中,水流激石有声如哨,故名”。
亦称大良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建,为广安军治。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八十里大良乡。咸淳二年(1266)改为宁西军治。《元史·世祖纪》:至元三年(1266),“千户散竹带以嗜酒失所守大良平”。即此。
原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山。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唐元和间李宽读书于此。北宋至道间李士真就遗址重建。景祐间仁宗赐名“石鼓”,并拨置学田,权作州学。其后废置无常,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现辟为公园。
唐显庆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史国乞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后废。唐置,治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萨布兹)。属安西都护府。辖境约相当今中亚独莫水中下游一带。
即今广东阳春市西双滘镇。清宣统《广东省舆地全图》东安县图:西南有双滘墟堡。
在今湖南道县西。唐元祐《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清一统志·永州府一》 引《府志》谓“有汴河池,其水流出,
①唐如意元年 (692) 分龙丘县置,属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八里盈川村。《旧唐书·地理志》: “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留异恶刑字,改名盈川,因以为县名。” 元和七年 (821)废。②唐先天元年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黄圃山南麓。《清一统志 · 袁州府》: 黄圃镇巡司 “在宜春县西一百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因之”。镇南有太平关。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 (165
明置,属永和县。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四十里黄河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