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畴县

西畴县

1920年改普兰行政区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民国《西畴县地志》:“县属全境分西洒、畴阳两区,取每区之首一字,故命名曰西畴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45 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西洒镇。县名以境内西洒、畴阳两区各取首字组成。西汉为都梦县地。西晋为都唐县地。东晋为西安县地。南朝齐为西中县地。唐南诏为僚子部地,属通海都督。宋大理属最宁府。元属临安路。明置牛羊土司,驻今老街,属广南府。清先后属开化府、文山县、安平厅。1914年置普兰行政区,驻西洒,以境内多兰花得名。属蒙自道。1929年改置西畴县,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文山专区。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东南部。大部分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玉米、稻、小麦、豆类、薯类、甘蔗、烟草、麻、姜、花生、油菜籽、草果、柑橘等。为“开化三七”主产地。为省水稻杂交制种基地。特产“菊花芯三七”、“清香木水烟袋”、八角。有农机、食品、印刷、水泥、榨油、酿酒、制镜等厂及锑精矿、铝土矿。平船、阿木、西兴公路在县境西部呈T形分布。名胜古迹有西洒仙人洞、蚌谷狮子山崖画、牛羊太平桥、龙老仙人洞。辟有小桥沟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孟绢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82)改孟绢路置,属云南布政使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以南。后废。见“孟绢路”。

  • 太平关

    ①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镇。《新唐书·地理志》绛州太平县:“有太平关,贞观七年置。”②明成化四年(1468)置,属横州。在今广西横县南隔江二里。③明置,属安化县。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三里。

  • 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 (618) 置益州总管府,治所在益州 (今四川成都市)。三年 (620) 改置西南道行台。九年 (626) 改置益州都督府,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及巂、南宁、会三州都

  • 元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置,永乐四年(1406)升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放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二县及红河、绿春、江城等县的部分地区。清乾隆三十五年(17

  • 上顿渡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上顿渡镇。明弘治《抚州府志》卷6:临川县有上顿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县川西南有上顿渡。

  • 戒珠寺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蕺山。《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戒珠寺“在府北六里,王羲之故宅也。门外有鹅池、墨池,寺之中为卧佛殿”。

  • 凤山县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属台湾府。治兴隆庄(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乾隆五十三年(1788)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县废。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属广西

  • 铜城镇

    ①北宋置,属天长县。即今安徽天长市北四十八里铜城镇。西汉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币,并筑土城。《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铜城镇 “在天长县西北四十五里。汉吴王濞有大铜山,即山铸钱,后因名镇”。②北宋置,

  • 梁封县

    亦作凉封县。南朝梁置,属南巴郡。治所当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义封县。

  • 猩猩峡

    即星星峡。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四百九十里星星峡一带。清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 星星峡“在沙碛中。……星星之名不解所谓,或云山中出星星石,石有金点,错落如星,余求之弗得。云在层岭叠嶂中,无暇往迹之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