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州

观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置, 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元年(618)改九门郡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一带。五年(622)废。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治弓高县(今阜城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城、景县、吴桥、东光等县地。贞观十七年(643)废。金大安年间曾改景州为观州, 以避章庙讳。

④北宋大观元年(1107)改南丹羁縻州置,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东北。四年(1110)移治高峰砦(今南丹县东南新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废为高峰砦。


(1)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东光县(今属河北)。大业三年(607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弓高县(今河北东光县西北)。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废。金大安年间改景州复置,治东光县。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徙治今景县城。至元二年(1265年)仍名景州。(2)唐武德元年改九门郡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五年废。(3)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四年移治今南丹县东南高峰坳。属广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凤山、东兰三县及天峨县东部、巴马瑶族自治县北部地。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名南丹州。


猜你喜欢

  • 瓠子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史记·河渠书》:汉元光中,“河决于瓠子”。即此。

  • 於潜县

    东汉改於朁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三国吴属吴兴郡。南朝陈改属钱唐郡。隋属余杭郡。唐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 卢石山

    亦作芦石山。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境。《寰宇记》卷22海州朐山县:“卢石山在县东南六十里。……石色黑,因以为名。”相传韩信为楚王,镇于三卢。《清一统志》引宋张耒云:“三卢者,卢石山、伊卢山、句卢山也。”

  • 归义城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北岸。《方舆纪要》卷64:“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书·西羌传》:东汉元和三年(86),烧当迷吾顺命,“退居河北归义城”。又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

  • 泉陵侯国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汉武帝元朔五年 (前124) 封长沙定王子刘贤为泉陵侯,即此。东汉改为泉陵县。西汉时置,治今湖南省永州市。范围约当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属零陵郡。王莽时改为溥

  • 章家渡镇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青弋江西岸章渡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章家渡镇 “在县西四十五里漆林渡西岸,为石、太二邑水陆要道”。

  • 湘州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

  • 奔不招讨司

    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西。后废。

  • 益良州

    元代于易娘部置,属茫部路。治所在今云南彝良县东南七十里奎香。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后废入芒部府。元置,治今云南省彝良县,属茫部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

  • 永州路

    元改永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州、东安、祁阳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永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永州置,治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属湖广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