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西神池县南黄华岭。《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五年(554),“帝(高洋)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神池县南黄华岭。《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三国吴天纪二年(278)置,为九德郡治。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荣市。南朝梁为德州治。隋为日南郡治。唐为驩州治。唐末废。古县名。三国吴天纪二年(278年)分九真郡之咸驩县置,治今越南义安省荣市。属九德郡。两
即唐兴庆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兴庆公园一带。宋程大昌 《雍录》 卷3: 兴庆宫 “在都城东南角,人主亦于此出政,故又号南内也”。唐玄宗扩建其在藩时长安城内旧宅为兴庆宫,备游幸;以其在东内、西内之南,故称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杨家湾在“城西八十里”。
一名天淮水。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方言谓淮为围。其地原名高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829),刺史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纳筍、浯等水入渠,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后人思之,故以其望为名。《舆地纪胜》
在今山东费县东南五十里。东泇水发源于此。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5作 “旗山”。
亦作挑河头。即今河北廊坊市南五十二里调和头乡。清乾隆 《东安县志》 卷2乡镇市集: 挑河头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东安县图: 南有调河头镇。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民国《桦甸县志》卷2:“四岔子距县城三百九十里。”
隋、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有桥: 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即黄道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南洛水上。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
淮口镇、淮州镇的简称。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