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共有二十余个沟口,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有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等。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出行狩猎、驯养动物、巫术活动、战争场景、欢庆舞蹈及生殖与自然崇拜等。雕刻年代约始于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西夏、元时期,是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迁徙史、文化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共有二十余个沟口,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有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等。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出行狩猎、驯养动物、巫术活动、战争场景、欢庆舞蹈及生殖与自然崇拜等。雕刻年代约始于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西夏、元时期,是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迁徙史、文化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十八里。六年(1083)改名东关堡。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东。六年改为东关堡。
西周封国。妫姓。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大皞之虚也。”《史记·陈杞世家》:“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公元前478年灭于楚。古国名。西周封国。武王封舜后
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八里黄河北岸钟銮城村。元时为漕运中转站。《元史·食货志》:“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以达于京。”后以劳费不赀,
即陆成县。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史记·田叔列传》:“田叔者,赵陉城人”,“陉城今在中山国”。皆此。即“陆成县”。
南北朝时西域国名。在今阿富汗东北角兴都库什山北瓦罕地区。《魏书·西域传》: 钵和国 “在渴槃陁西。其土尤寒,人畜同居,穴地而处。 又有大雪山, 望若银峰。 其人畜唯食饼
明为海西西陆路站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辽东志》 卷9海西西陆路有“寒寒寨” 站。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即今江苏省灌云县北南城镇。南朝齐置东海县治此。明初置巡检司。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林奔城 “在日喀则城东一百九十一里”。《清会典图》 前藏图注: 雅鲁藏布河“又经林奔城北,龙泉河二水合西北流注之”。林奔,又作仁本、林绷。在今西
①北魏筑,在今河南嵩县南,汝水东南岸。《水经·汝水注》:汝水“东北流径太和城西,又东流径其城北”。《方舆纪要》卷51伊阳县:太和城“在县西南,后魏时筑。其后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②唐代“河蛮”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乌径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南雄市东南乌径。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巡检司于此,清因之。明清皆属南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