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
西晋太康五年(284)改安平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武邑、枣强、新河、南宫、广宗等县市地。北魏改为长乐郡。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国置。治信都县(即今冀州市),辖
金作活剌浑水。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明 《寰宇通志》 卷116: 忽剌温江 “源出北山,南流入松花江”。古水名。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呼兰河。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金改为怀安镇。
东魏兴和中侨置,为金门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岐岭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90:长乐县有岐岭墟汛。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二里五泽乡驻地。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 《村镇行市》: 三都有驿亭。在浙江省上虞市东北部、浙东运河两岸。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驿亭,人口 2500。昔置
在今广西田林县东。《方舆纪要》卷111利州:白丽山在“州治(今利周瑶族乡)北”。
即不其县。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续汉书·郡国志》 作“不期”,字误。
明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北三十里化龙乡。《明史·地理志》:大足县“北有化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