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鼻山
一名赤壁山。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汉川门外,屹立江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赤鼻矶。今亦名赤壁山。苏轼以为周瑜败曹公处,非也”。明置赤壁矶巡司于此。
古山名。又作赤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门外。北宋苏轼误以为即三国赤壁。
一名赤壁山。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汉川门外,屹立江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赤鼻矶。今亦名赤壁山。苏轼以为周瑜败曹公处,非也”。明置赤壁矶巡司于此。
古山名。又作赤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门外。北宋苏轼误以为即三国赤壁。
北魏太武帝置,属伍城郡。治所即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五十二里西坡镇附近。太和二十一年(497)改为平昌县。古县名。北魏太武帝置,治今山西省乡宁县西南城里。属五城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为平昌县。
在今云南弥渡县东七里。《清一统志·大理府》:天桥山“两山壁立,一石跨空,涧水从中倒下,极为胜境”。
1913年改五常府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1928年直属吉林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旧县名。1913年由五常府改置,治五常堡(今黑龙江五常市五常镇)。19
在今江苏沛县西。《清一统志· 徐州府二》: 马村集” 条下: 高房集 “在县西二十五里”。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头城镇。清为头围堡,属噶玛兰厅。后属宜兰县,有县丞驻此。1945年设头围乡。1950年改头城镇。又作头围堡(街)。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头城镇。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建漳浦人吴
1914年由原伊犁道袭置,属新疆省。治伊宁县(今新疆伊宁市)。辖境约当今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区(乌苏、沙湾、和布克赛尔三县除外)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16年,塔城、额敏二县划归塔城道。1928年废。
①明崇祯九年(1636)置,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山口镇。②在今广西灵山县东北。《清一统志·廉州府》:山口营“在灵山县东北二十里。瑶出没处,与洪崖堡互相守望,相近有风水营”。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奚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斯赤塔西南赤塔河上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鹿,又作禄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置,属天津镇,设都司驻防。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为海防要地。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黄潭堤”条下:“文村堤在黄潭东三十里。弘治十四年江水决此,因筑堤捍御。正德十一年再决,复修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