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河

辽河

古名大辽水,亦名枸柳河,又名巨流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汉书·地理志》 辽东郡望平:“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今辽宁海城西北)入海。”玄菟郡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隋书·炀帝纪》:大业八年(612)征高丽,三月“甲午,临戎于辽水桥。……甲午,车驾渡辽,大战于东岸”。辽河有东西两源:东辽河源出吉林东辽县萨哈岭;西辽河上游,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平泉县光头山。东南流至辽宁昌图县西北古榆树附近会合后,始称辽河。古今辽河变迁,古代辽河下游自新民以下大致沿今烂蒲河、纳浑河,直趋海城市西境入海,明初以后不断西移, 一支南流为外辽河,到三岔河合浑河,太子河称大辽河,经营口市注入渤海;一支南流,称双台子河,在盘山境会饶阳河, 由盘山湾入海。1958年于辽中县六间房截断外辽河流路,使浑河、太子河为独立水系,辽河主流循双台子河由盘山湾入海。


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汉名大辽水,《汉书·地理志》玄菟郡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水经注》称“大辽水”为“辽水”,称“辽水”为“小辽水”。《契丹国志·太宗纪下》:“渡辽水,至渤海国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市东南汤池)。”《金史·地理志》沈州辽滨县(治今新民市东北辽滨塔古城)、章义县(治今沈阳市西南彰义)并“有辽河”,皆即今辽河。古亦名句丽河,一作枸柳河,清名巨流河。跨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有东西两源:东辽河源出吉林省东辽县吉林哈达岭;西辽河上游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省平泉县光头山;东、西辽河在辽宁省昌图县古榆树附近汇合后始称辽河。下游段原与浑河汇合,至营口以下注辽东湾。1958年改道,在辽中县六间房附近折向西,顺双台子河由盘山湾入海,使辽河水系与其最大支流浑河水系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河系。全长 1390 千米,流域面积16.41万平方千米(若包括浑河及内流区面积为21.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59米3/秒。支流有柳河、清河等。河道迂曲漫流,含沙量高,流量变化大,旧时常泛滥成灾。建国后进行全面治理,在上、中游修建大伙房、南城子、柴河、红山、莫力庙、二龙山、清河等水库。在下游低洼地开辟灌溉区。六间房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交阯

    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墨子·节用》:“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州。”《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又帝舜“南抚交阯,北发”。《正义》:“阯音止,交州也。”即“交

  • 风雩山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

  • 迎仙寨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北四十里江口鼓楼山。明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莆田县东。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属兴化府。清废。

  • 千人湖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寰宇记》卷130兴化县:千人湖在“县东北百二十里。故老相传云,隋末有千余人避难于此,得见太平,因名千人湖”。

  • 河宗

    指今山西西北部及内蒙古清水河一带。《穆天子传》 卷1: “辛丑, 天子西征, 至于䣙人。 河宗之子孙䣙柏絮……。 戊寅, 天子西征, 鹜行, 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

  • 葛镜桥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五里,跨麻哈江上。《清一统志· 平越州》 引 《贵州通志》: “明万历中,郡人葛镜建。屡为水决,三载乃成。高数十丈,行者如履云霄,为黔南桥梁之冠。”

  • 太平厅

    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4年1月)置,属镇江府。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1912年改为太平县。②清嘉庆七年(1802)升太平县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道光元年(

  • 龙舟堰

    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二十里。《宋史·河渠志六》: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言:“诸路岁漕, 自真、扬入淮、汴,历堰者五,粮载烦于剥卸,民力罢于牵挽,官私船, 由此速坏。今议开扬州

  • 清流镇

    ①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清流场。《舆地纪胜》 卷158普州: 艮岩 “在安岳之清流镇,有泉石佳致,杜孝严有记”。在场南有宋代磨岩造像。②北宋置,属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流镇。③

  • 赤南县

    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治平落坝(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1)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1932年撤销。(2)川陕苏区设。1933年9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