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达县

达县

①明洪武九年(1376)改达州置,属夔州府。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达州。清嘉庆七年(1802)又降达州为县, 为绥定府治。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76年析县城及近郊置达县市。1993年改名达川市。

②1933年10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达县城(今四川达川市)。后迁蒲家场(今达川市北蒲家镇)。1934年12月废。


在四川省东部,东南与重庆市相邻。面积 2870 平方千米。人口126.3万。辖10镇、66乡。县人民政府驻南外镇。西汉为巴郡宕渠县地。东汉和帝析东部地置宣汉县,治今达州市,属巴郡。南朝宋为巴渠郡治;梁置万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宣汉县为石城县,为开巴郡治,又改万州为通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开巴郡,十八年改石城县名通川县。大业三年(607年)改通州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通川郡为通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通州为达州。元达州属夔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为县,通川县省入。正德九年(1514年)复升为达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升达州为绥定府,置达县为府治。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曾置绥定道及达县苏维埃政府。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76年析达县城区及近郊置达县市。1993年属达川地区,1999年属达州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北端低山丘陵区,东南明月山、东北七里峡山、南铜锣山与中部铁山呈北东—南西向平行排列。巴河自西北入,左纳长滩河,纵贯西部。州河自东北来,左有明月江、铜钵河等水注入,西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薯类,并产油桐,苎麻为全国生产基地县之一。有煤、天然气、铁、石灰石及白云石等矿。有煤炭、冶铁、建材、机械、化肥、丝绸、麻纺、食品等工业。襄渝铁路过境。汉渝、达广、梁达、达万等干线公路交汇境内。巴河、州河可行机动船。名胜有真佛山。建有梓桐乡革命文物陈列馆。


猜你喜欢

  • 西瓯驿

    明置,在今广西玉林市。《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西瓯驿在州城南。”

  • 海安港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麻��港” 条: “又博涨港, 一名海安港,在县南少东二十里。”

  • 大直沽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东岸。《方舆纪要》卷13静海县:大直沽“今天津卫东南十里即大直沽渡也。小直沽受群川之委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芒无涯涘,故有大直沽之名”。《元史·食货二》:“大都之

  • 偏桥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偏桥中寨蛮夷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城偏北。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镇远府。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

  • 纳里速古儿孙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三部译名。辖境相当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克什米尔东部地区。《元史·世祖纪十四》: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从宣政院言,置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

  • 瓮 (甕) 首河

    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瓮城河上游弯滩河。《明史·地理志》 龙里卫大平伐长官司: “东南有瓮首河,下流合清水江。”

  • 鄞江桥街

    旧名小溪。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鄞江桥街 “距城五十五里”。

  • 经县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二十里。后废。东汉复置,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废入南宫县。太和十年 (486) 复置,移治今威县北五十里经镇,属广宗郡。北齐天保七年(556)

  • 南湖

    ①在今安徽五河县南。《方舆纪要》 卷21凤阳府五河县: “漴河在县治东南二里。县南一里有南湖,汇众流而成,流为漴河,亦东流入于淮。”②在今安徽潜山县南门外。《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南湖 “旧名南

  • 锦绣川

    一名北川。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五十里。源出梯子山云梯涧,西流径中宫镇南入玉水,亦名中宫河。即 《水经注》 之玉水。清道光 《济南府志》 卷6 《山水》: “锦绣川在中宫东,……俗名谓之大涧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