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利军
北宋端拱元年 (988) 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为通利军。熙宁三年 (1070) 废。元祐初复置,政和五年 (1115) 升为浚州。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属河北路。辖境约相当今浚县地。天圣元年(1023年)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改通利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河北西路。政和五年(1115年)改置浚州。
北宋端拱元年 (988) 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为通利军。熙宁三年 (1070) 废。元祐初复置,政和五年 (1115) 升为浚州。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属河北路。辖境约相当今浚县地。天圣元年(1023年)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改通利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河北西路。政和五年(1115年)改置浚州。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都博塘“在县西南十五里。大数百亩。…… 《志》 云: 县境陂塘凡数十处,而都博山塘为最大”。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 8: 资县东岩 “去摩岩五里,有唐明渡,以明皇所经矣”。《清一统志·资州》: 唐明渡 “在州东十里。相传唐明皇幸蜀憩此,故名”。
①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薛城南。《诗经·鲁颂·閟宫》: “居常与许。” 郑笺: “常,或作尝,在薛之旁。……六国时,齐有孟尝君食邑于薛。” 《方舆纪要》 卷32: “今薛城南十里有孟尝集,或以为
北宋置,属西安州通安砦。在今甘肃会宁县北。
在今湖南桂阳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61桂阳军:龙渡山“又名神渡山。在军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龙渡山“州之望山也。下有源泉,溉田甚溥”。
亦作万县。北周天和元年(566)改巴渠县置,为万世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隋开皇三年(583)属开州,大业三年(607)属万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属开州。二年(619)移治今开县东北温泉
唐置,在今新疆阜康市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有俱六城守捉”。《元和志》 卷40庭州: “俱六镇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当碎叶路。”唐置,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后废。
亦作木少子。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米沙子镇。旧属长春,在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上。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支线有木沙子站。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缙云县(今浙江永康市北)。辖境相当今浙江永康市全部及武义、缙云二县北部地。八年(625)废。②唐六胡州之一。调露元年(679)以处突厥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坝。东汉改属济北国。西晋改为刚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冈城镇。属泰山郡。东汉永元二年(90年)改属济北国。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