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里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元置重州蛮夷长官司。明初改为通州里。清属定番州,于此设大塘州判。1913年析置大塘县。1942年废。
明初改重州蛮夷长官司置,即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清废。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元置重州蛮夷长官司。明初改为通州里。清属定番州,于此设大塘州判。1913年析置大塘县。1942年废。
明初改重州蛮夷长官司置,即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清废。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河间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北河间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地。明洪武元年 (13
一作柳舒。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齐师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即此。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5谓留舒邑故城 “今曰晒书城”。古邑
唐大历七年 (772) 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属澶州。治所在清丰店 (今河南清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 北宋庆历四年 (1044)徙治德清军 (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杜注: “薄侯氏,近莒之邑。”古邑名。春秋莒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
亦作抬头营。即今河北抚宁县北三十里台营镇。为出长城口要道。明于此筑城,设副将驻守。清初改设都司,后又改设把总。
清末、民国间由上歇武族分出,驻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平远县: 腰古隘 “在县西北。东南去程乡县二百余里,径路险狭,丹崖若壁,长三十余里,通赣州安远县”。
泛指东南亚地区的岛群,北起菲律宾吕宋岛以北的巴坦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罗地岛,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至伊里安岛西面。《清史稿·食货志五》: “福州红茶多输至美洲及南洋群岛。”
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东北。《水经·淮水注》:“分青陂东渎,东南径白亭西, 又南于长陵戍东,东南入于淮。”《史记·伍子胥列传》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