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津渠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元和志》 卷5河南府河南县: 通津渠 “在县南三里。隋大业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碛渠,又东北流入洛水,谓之洛口”。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元和志》 卷5河南府河南县: 通津渠 “在县南三里。隋大业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碛渠,又东北流入洛水,谓之洛口”。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弥川砦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三十里。蒙古至元六年 (1269) 省入葭州。古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弥川寨置,治今陕西省神木县南。属葭州。蒙古至元
明建,即今湖北保康县南马良镇。《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马良坪堡在“县南百里。旧为盗贼出没之所。成化初,官军讨房陵西山贼,别将林贵从安远进兵马良坪是也”。
南宋置,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尤溪县“高才坂镇”条:“《志》云,县后崇岭上有牢城关。宋建炎三年,范汝为率其党入寇,邑人以此岭接高源岭南抵小村岭,沿山一带易为寇径,因设关置寨以守之。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宋大理属永昌府。元代属柔远路。明改潞江安抚司。南诏置,治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南潞江坝,一说今昌宁县西南湾甸。属永昌节度。《蛮书·山川江源》:“高黎共山在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十五里佛光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寺依山筑,山因寺名。隋、唐时颇为兴盛。原有一座七间三层的弥勒阁,宽七间,有三层。高约32米,是五台山著名佛寺,唐会昌
唐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南长山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大谢戍在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一百二十步。亦唐太宗征高丽时,与乌湖戍同时置。”在今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上。为泛东海之要道。唐贞观中,征高丽时置。
一作青腰。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六里青腰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兴宁县 (今资兴市) 图: 县东有青要墟。
一作邵原镇。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清史稿·地理志》 作“邵源镇”,置巡司于此。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即今帕米尔高原东北郎库里。清属喀什噶尔。光绪中,为俄国所侵占。宣统《新疆图志》卷5:光绪十八年(1892),“俄兵筑垒于让库尔”。即此。今属塔吉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