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
商周时方国。亦作隧。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齐人灭遂”。即此。
古国名。春秋小国。妫姓。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年):“齐人灭遂。”《左传》:“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商周时方国。亦作隧。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齐人灭遂”。即此。
古国名。春秋小国。妫姓。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年):“齐人灭遂。”《左传》:“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澂江路。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当地彝语称鲁乃,“鲁”为石头,“乃” 为黑色,意即长满黑石头的地方。明属澂江府。1913年改为路南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兰溪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竹头市”条下:“又兰溪市,在(益阳)县南(按,应为东)二十里。”②1949年解放后由兰溪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1950年撤销,并入兰溪县。
①东晋改夫夷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南朝梁改扶阳县。②唐置,属羁縻为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境。后废。古县名。原夫夷县,东晋因避桓温父夷讳,去“夷”,改“夫”为“扶”。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南
即今河北宁晋县南十五里大曹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南有大曹庄。
在今湖南郴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 栖凤水 “在郴县北五十里。自桂阳军甘陂出”。《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栖凤水 “源出桂阳州南之龙渡山,东北流入州境,至州北五十里之栖凤渡,因名栖凤水。入永
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北长江岸。清嘉庆 《纳溪县志》 卷2: 锦江渡 “在县北大江一里许。其水上通戎城,下达泸、渝,行入辐辏,日无停泊。锦江晚渡为县八景之一”。
西魏恭帝改西宕渠郡置,属新州。治所在涌泉县 (北周改为通井县。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元和志》 卷33通泉县: “宋于此置西宕渠郡。后魏恭帝移于涌山,改名涌泉郡。” 辖境相当今四川射洪县地。隋
即磬锤峰。今河北承德市东北十六里棒锤山。《水经·濡水注》: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屈其崇标者”。即此。
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与大漫天岭相连。五代唐清泰初,孟知祥置砦于此。《宋史·王全斌传》:乾德间伐蜀,“命(崔)彦进、(康)延泽督阁道进,数日成,遂进击金山砦,破小漫天砦”。即此。见“漫天岭”。
古又作“罟”。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镇西街有铁琴铜剑楼,为清道光时瞿绍基恬裕斋,曾藏书十万卷,多宋、元善本,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