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国名。曼姓。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 ……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②春秋蔡邑。即今河南漯河市东南邓店。《春秋》:桓公二年(前710),“蔡侯、郑伯会于邓”。杜注:“颍川召陵县西南有邓城。”

③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西南部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杜注:“鲁地。”

④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左更错取轵及邓”。《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又,《水经·湛水注》:“湛水又东南径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


(1)西周国名,曼姓,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春秋大事表》等误以为在今河南邓州市。《国语·郑语》: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春秋时灭于楚。《左传》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复伐邓,灭之。”秦置县。(2)古邑名。(1)春秋鲁邑,确地无考,当在今山东省兖州市一带。《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年),“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盟于邓”,即此。(2)春秋蔡邑,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年):“蔡侯、郑伯会谋于邓。”即此。(3)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即此。


猜你喜欢

  • 高河

    ①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高阳县: 高河 “自马家河淀分流,其别出者曰猪龙河,俱引而东,经高阳故城南,又东北经安州界,下流入白洋淀,合雄县之瓦济河。《志》 云: 高河旧流,自县境东

  • 索卢水

    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枣强县: 索卢水在 “县西北三十里。亦曰潢卢河。自故城县境流经县西南,复折而东北出,至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旧有广川长河之名。又故索卢县亦以此名也”。

  • 涛城铺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南涛城镇。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3: 涛城铺 “在县东二十里”。

  • 海盐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海盐县置,属嘉兴路。治所即今浙江海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海盐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海盐县置,即今浙江省海盐县,属嘉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

  • 太和宫金殿

    又称铜瓦寺。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十四里鸣凤山。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 称太和宫。崇祯十年(1637)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殿中横

  • 剪子湾

    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尖子湾山附近。为打箭炉 (今康定县) 入藏南路驿站之一。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麻盖中 “四十里上大雪山,至剪子湾,有塘铺。山颇陡险,亦有瘴气。下山,复盘折登山,四十里过波浪工塘

  • 华容镇

    即今湖北鄂州市西北华容镇。《方舆纪要》卷76武昌县:华容镇“在县西五十里。旧置镇于此。唐为禅林寺”。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北部、长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6.2万。以华容寺得名。宋

  • 路儿岭

    亦作鹿儿峡山、鹿儿岭。在今河北承德县(下板城) 东北东山咀乡。《元史·顺帝纪》: 至正二十四年 (1364),“皇太子至路儿岭,诏追及之,还宫”。

  • 富民监

    北宋置,在今湖北大冶市东。《宋史·地理志》 大冶县: “有富民钱监。”宋置,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宋史·地理志》:兴国军大冶,“有富民钱监”,即此。

  • 天宁关

    在今浙江宁波市甬江东。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设此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