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至羌
南北朝时羌族的一支。《魏书·邓至传》:“邓至者,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 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居住范围相当今甘肃东南隅及四川南坪、松潘二县及平武以北地区。主要集中于白水江流域,因号白水羌。
南北朝时羌族的一支。《魏书·邓至传》:“邓至者,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 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居住范围相当今甘肃东南隅及四川南坪、松潘二县及平武以北地区。主要集中于白水江流域,因号白水羌。
①即医巫闾山之简称。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辽史·地理志》 乾州海北州: “地在闾山之西,南海之北。”②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膺岛。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施家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施家坝,“ 《采访册》 按: 《乾隆志》侯家场注云: 州东南六十里。《咸丰志》 施家坝注云:州东南六十里即侯家场,古儒林镇,与乐至接壤,系至川北通
在今湖南宜章县西南二里。南宋宜章令吴镒《蒙艮二岩记》取《易经》“艮”之义,谓“两岩兼重,艮之象也;动静惟时, 艮之义也”, 因名艮岩。《清一统志·郴州》:艮岩“在宜章县南二里。有水自岩涌出,其深不测,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置,为沔州治。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明洪武三年 (1370)废。古县名。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治今陕西省勉县东。为沔州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
①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属镇戎军。即今宁夏固原县西南五十里张易乡。金改为张义寨。②即今甘肃武威市南一百二十里张义乡。西汉曾置张掖县于此。《清一统志·凉州府二》:张义堡“城周一里有奇,南临黄羊川,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石阡县。明洪武初改置石阡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属思州安抚司。明改石阡长官司。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 闻麖嶂 “本名簾紫嶂。宋末帝昺航海,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夜闻黄麖鸣,遂徙南岭。其寨址阶石尚存,相连者曰山谷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本名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忻州》:云内口“在州西七十里龙门山北,云中水所经也。亦名寨西口”。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明吴十九创建。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5: 壶公窑 “神庙时,烧造者号壶隐道人。其色料精美,诸器皆佳”。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