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河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在葱岭西北。经流数千里,霍罕、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大小泉流支流不一,并会此河。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又西行过那木干城之南,又西行过霍罕城北。自此又西北行,过赛玛尔堪城之北,又折东南入于达里冈阿鄂模”。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在葱岭西北。经流数千里,霍罕、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大小泉流支流不一,并会此河。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又西行过那木干城之南,又西行过霍罕城北。自此又西北行,过赛玛尔堪城之北,又折东南入于达里冈阿鄂模”。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汉书· 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有 “宛之临駣聚”。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上蔡县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大业初属竟陵郡。唐初废。②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改唐城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后唐同光元年(923)复为唐城县。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九十里大溪河入长江处之大溪乡。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塘峡。”《明史·傅友德传》:洪武四年(1371)伐蜀夏,“汤和尚顿军大溪口。既而江流得木牌,乃进师”。即此。1959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上高场置,属筠州。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寰宇记》卷106上高县:“以地形高上,故曰上高。”宋属瑞州。元属瑞州路。明、清属瑞州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
北宋置,属庐江县。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五十里罗河镇。清为罗昌市。在四川省高县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场,人口 2400。以姓氏得名。1949年为四维乡,1958年改公社,19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清一统志 ·普洱府》: 抱母盐井 “本朝雍正三年,设盐大使驻此。嘉庆八年,移驻于香盐井,以抱母井归威远司知兼管”。
北宋置。属长寿县。在今湖北钟祥市北。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西。明洪武初并入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东北。属思州宣抚司。后废。
又作劳乌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十里处。藏语意为小神。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唐时吐蕃于龙支县地置,即今青海平安县城。《宋史·唃厮啰传》: “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奇略取厮啰如廓州,尊立之。部落浸强,乃徙居宗哥城,立遵为论逋佐之。” 即此。北宋元符